- · 《教育科学论坛》栏目设[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数据库[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收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征稿要[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刊物宗[05/28]
《为“真学”而教》:教育“真研”的一本标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下,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虽然较高,但对如何真正进行教育科研,往往有些不知所措。从现实状况看,不少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常只是针对某个领域,把一些相
当下,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虽然较高,但对如何真正进行教育科研,往往有些不知所措。从现实状况看,不少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常只是针对某个领域,把一些相关的看法组合起来,发表几篇浅显的论文得以结题便“大功告成”。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科学研训员,如何引领与帮助教师真做研究、做真研究呢?我一直感到困惑。幸运的是,近期有机会拜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卫东老师的新作《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本书分上中下篇三个板块,聚焦教育科研真议题,系统建构“真学”理念;完整彰显教育科研真过程,深入剖析假学情形;创新呈现教育科研真成果,有效提出改课举措。这是著者多年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结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是引领广大教师转变学术理念、拓展研究视野、推动教育改革、进行教育“真研”的标杆之作。
一、聚焦真议题,凸显真实性
“回到事情本身”是教育现象学的经典口号。进行教育科研,理所当然也应回到教育的现实中去。教育研究,特别强调问题意识,可我们常常未能形成较为深刻而清晰的教育认识或观念,缺乏对问题的真正揭示。教育科研中的研究议题应来自教育现实的具体问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问题。“所谓研究议题,是针对现实的困境、理论思想的缺陷、观念认识的误区而提出或聚焦的主题性问题。”(金生鈜语)由此看来,研究议题可以构成通过学术方法进行研究的主题性问题,让我们对主题有深邃而清晰的理解。
或许正基于此,冯老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20年,潜心教育理论研究15年,作为一名实践兼理论的研究者,他对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课堂教学的变革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教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高度的自觉性。面对当下热议的“为什么而教”的问题,他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对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判断,并聚焦抽象为“真学”这个值得研究的议题。这部专著对教育科研议题的真实聚焦无疑给我们提供了看得见的思维路径。
二、彰显真过程,把握真切性
教育科研过程的实践性要求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行动者,在躬身实践中尝试、操作,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或策略。冯老师一直坚持“做的逻辑”,亲自进行教改实验,专注课例研究,让教学研究的过程落到实处。一方面,他亲临课堂,亲自执教。在南通市通州区第28届特级教师论坛活动中,执教研究课《向古人学习“微写作”》。置身听课现场,我不能不对冯老师大胆的课堂重构、智慧的教学调控表示由衷的钦佩。他对设计理念的解读,更让我对他为学生制造适度挑战、创意安排课堂格局等举措深深折服。另一方面,他善于观察课堂,敏于剖析思考。冯老师深入一线课堂、参与论坛活动面广量大,课堂观察不仅兼及从幼儿园到高中多学段,更涉及语文、数学、物理、音乐、思品、美术等多学科。研究课例既有来自比赛现场的,也有来自日常教学的;既有其他教师的,更有团队成员的;既有特级、名师的,也有普通教师的……正因为冯老师倾心投入其中,多层面、广角度、全方位地融入、观察、审视课堂,从而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科研强调以论证辩理的方式系统地建立理性认识的过程。冯老师对近两年逐渐走红的话语——“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有着高度的专业自觉,形成“为‘真学’而教”的鲜明而颇有见地的观点,并结合具体教学课例,对“真学”理念进行阐释,对“假学”情形加以辨析,对“真教”举措予以建构,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和有理据的说明,也为我们直观地呈现了教育科研理论化的过程。
三、呈现真成果,强化“真知性”
称冯老师这部关于课堂教学变革的力作呈现的是真成果,表达的是“真知识”,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体现思想的真诚。任何形式的研究都是要追求真知,即通过研究证明和提出真的思想观点。培根在《论真理》中,把真理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价值。程炼在《真理作为信念规范》一文中强调,“人类在思想上的努力,如果不以真理为指南和目标,就是没有发挥人性中的一种‘无比之好’的能力,就是一种不负责任和道义上的失败”。从这些意义上讲,冯老师30多年专注的研究态度、精准的判断能力,让他在当下“假学”泛滥的情形下,勇敢地提出“为‘真学’而教”的观念,发出“为真学而真教”的属己声音。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qikandaodu/2020/0821/755.html
上一篇:布莱恩·阿瑟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进化的启示<s
下一篇:试论书法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