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科学论坛》栏目设[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数据库[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收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征稿要[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刊物宗[05/28]
布莱恩·阿瑟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进化的启示<s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史,而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技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为何教育技术在不到百年的时间获得了爆炸性发展?教育技术是如何实现进化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从美国
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史,而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技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为何教育技术在不到百年的时间获得了爆炸性发展?教育技术是如何实现进化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从美国学者布莱恩·阿瑟出版的《技术的本质》[1]一书中找到答案——技术以组合的方式进化,当组合数量超过阈值技术就会呈指数级增长。阿瑟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技术进化理论,帮助人们理解“技术是什么及其如何在世界中存在”,其对技术定义、技术进化、技术与科学关系的相关论述更是为研究教育技术的进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教育技术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同技术保持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同步性[2],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首先要认识技术是什么[3]。因此,探寻技术本质,从技术进化的角度考察教育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内在规律,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 布莱恩·阿瑟对技术的定义
阿瑟认为,虽然人们把“技术”、“技术体”惯称为“技术”,但两者是不同的,分别代表着不同层次和结构的技术。他从技术内部结构入手,建构了理解一般意义技术的逻辑框架。
1 技术的基本定义:三个范畴
为了方便解释技术结构、表达不同层次的技术尺度,阿瑟从单数、复数和集合三个范畴对技术进行了定义。在单数意义上,技术是实现特定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如“语音识别算法”由一段代码组成,通过某个程序调用实现功能;在复数意义上,技术是封装在一定框架内的元件和实践的集成,如网络技术是将网络与信息资源融为有机整体的手段和装置的统称;而在集合意义上,技术是在某种文化中运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是“所有过去和现存技术的总和”。上述定义与“技术体系说”[4](技术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类似,但在此基础上阿瑟又有所超越:①主张从内部构成的视角来审视技术,不同范畴的技术构成要素不尽相同;②指出技术由具体数量形式的技术构成,而不是抽象的“总和”;③强调技术来源于现实世界,新技术是对已有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2 技术的结构特点:模块化与递归性
如果用解剖图的形式来展示技术的内部组成,那么从横截面来看,技术系统便是由一个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构成,所有的技术都来自基础技术的组合,其组织方式就是模块化。阿瑟引用“钟表匠故事”说明了技术模块化的优势:把1000 个零件的手表分成10 个模块、100 个子模块组装,比逐个零件组装更具效率——这符合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即生产规模足够大时,分工变得专业化,技术越成熟其内部专业化分工越明确。技术系统中的所有技术组件都按照功能进行分组,各组件独立运转,组件之间相互配合,从而维持技术系统的动态平衡。如果有新组件加入,则需与原先的结构相匹配,成为技术系统的一部分。而从纵截面来看,技术系统可以不断向下分解,直到最基础的元件。无论多复杂的技术系统,都是由多层级、自相似、高度可重构的组件构成,而且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体现出技术的递归性。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树状结构,第一层级技术(实现整体目的)是主干,次级集成技术(实现具体功能)是树枝,最底层、不可细分的技术(实现唯一目标)则是叶子。
二 布莱恩·阿瑟的技术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的核心问题是新物种如何产生,故技术进化论也必须先研究技术如何产生的问题。阿瑟把“现象”当作解开技术进化谜题的钥匙——技术起源于现象而将终结于更新的现象。
1 技术的产生过程:现象转译
阿瑟认为,技术的本质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分解复杂的技术系统可以发现,每项技术的产生都离不开某种现象,如喷气式飞机的动力系统利用燃烧产生热量,推进系统利用力的反作用等。这些现象被捕获后封装在特定的装置中,以一定逻辑顺序(如开关、闭合,并联、串联等)加以利用,并最终形成固定的方案。伯格曼的“装置范式”理论也有相似的论述,认为技术包含实现目的的活动、意志和方法等所有类型,并且需要“装置”作为载体[5]。当然,可利用的现象不仅包括物理现象(如光、热、力、声、电),也包括非物理现象(如制度、商业等社会组织行为)。而一项新技术的判断标准是能够“采用新的现象来实现原先的目的”,阿瑟把新技术的产生过程称为“转译”——“转译”是一种线性结构,一端连着“目的”,另一端连着“现象”。根据不同的“转译”起点,可将技术产生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目的→现象”式,发端于既定目的,通过寻找可实现的原理实现创新,如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时为实现粒子加速(目的),利用磁场驱使粒子盘旋减少其运动的物理空间(现象);另一种是“现象→目的”式,即发轫于原理,将原理嵌入解决方案(或装置)中来实现目的,如弗莱明观察到青霉菌中某物质抑制了葡萄球菌生长(现象),意识到该物质可用于防止感染(目的)。概括来说,技术产生于对“现象”的利用,过程是“转译”,最终必须实现特殊“目的”。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qikandaodu/2020/1118/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