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科学论坛》栏目设[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数据库[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收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方[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征稿要[05/28]
- · 《教育科学论坛》刊物宗[05/28]
优先出版|谭永平: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编审,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已从事生物课程教材研究20年,参与人教版大纲版初中和高中生物教材修订,全程参与
作者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编审,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已从事生物课程教材研究20年,参与人教版大纲版初中和高中生物教材修订,全程参与新课标生物实验教材编写和修订,担任新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册主编。已经发表研究论文几十篇,其中CSSCI期刊、核心期刊论文约二十篇。担任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等学术期刊编委。
2019年秋季,部分省市开始使用《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新教材是以原实验教材为基础修订而来。教材修订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修订以新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吸收原实验教材的优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教材修订工作于2016年初启动,到2019年6月基本完成,历时3年多。期间,几十人的编写团队反复研讨打磨,上百名专家、教师参与审稿,上千名学生参与试教;先后经历多次送审和修改,经历几十次征求意见会和无数次磨稿。在修订工作开展之前,还有数年基于课题研究的准备,可谓“十年磨一剑”。
1教材在知识内容选择与学生活动设计方面的修订情况
1.1“科学家访谈”更新访谈对象原实验教材每本书开篇的“科学家访谈”,用科学家现身说法,以培植学生的科学精神;用我国科学家为例来体现我国科学研究的成就,以帮助学生养成爱国情怀。因此,教材修订时予以保留。鉴于原实验教科书中“科学家访谈”介绍的科学家多数年事已高,因此本次修订时对访谈的科学家做了更新。新教材5本书访谈的科学家分别是施一公院士、袁隆平院士、许智宏院士、方精云院士、杨焕明院士。各模块访谈的科学家都是各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所做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各册教材主体内容有密切关联,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2教材知识内容的变化情况考虑课程标准关于必修的内容要求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原实验教材使用十多年来一线师生普遍认可其总体框架结构,因此必修教材的总体框架结构不做颠覆性的改变。同时,考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少量调整,也考虑一线师生对原实验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教材章节内容做局部微调、优化。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跟原有教材相应内容比则有较大的变化。原《稳态与环境》模块被拆为两个模块--《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时翻一倍,内容有增加,因此这两本教材的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生物技术与工程》主体内容是原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除了生态工程之外的全部内容,加上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有关微生物利用的内容,以及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发酵工程的部分内容,因此,新教材需要将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教材知识内容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
1.2.1 《分子与细胞》模块在维持基本框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微调。
第1章“走近细胞”,删除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提前到第一节,充分阐述了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内容略有调整,修订后的5节按照知识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依次是: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材中关于水、蛋白质的内容略有增加,阐述更为透彻。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将原实验教材第4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移到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节,将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整合在一起。这样既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也能更好地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原实验教材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移走后,重新组织的两节分别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阐述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更新。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四节顺序依旧,但是具体内容包括关于A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原理的内容等,都有更新。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zonghexinwen/2020/080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