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教科书级社交金句:“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由 兜妈爱叨叨 原创,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兜妈昨天在带小小兜下楼玩的时候,遇到了件有意思的事。 小小兜看到滑梯那看到熟悉的小伙伴,很快就融入进去一起玩了。在孩子们玩

本文由

兜妈爱叨叨

原创,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兜妈昨天在带小小兜下楼玩的时候,遇到了件有意思的事。

小小兜看到滑梯那看到熟悉的小伙伴,很快就融入进去一起玩了。在孩子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蹦蹦跳跳地走过来一个小女孩。

她站在滑梯旁很感兴趣地看着小小兜他们玩滑梯,小女孩看着大概3岁,一旁的妈妈看女儿想玩,就鼓励孩子上去玩。

但小女孩明显和滑梯上的那群平均5、6岁的孩子不熟,害羞地拉着妈妈的手摇了摇,此时她妈妈又接着说:

“你去找哥哥姐姐玩呀,跟他们说‘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没关系的!”

听了妈妈的鼓励,小女孩终于鼓起勇气上前,找了离她最近的男孩小小声问:

“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在大人们看来,礼貌的小女孩肯定是会被接纳的,但结果往往却出乎预料。

被询问的小男孩看了小女孩一眼,好像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一言不发地转身自己玩去了。

小男孩的奶奶看到应该也是觉得孙子的行为不太恰当,对男孩说:

“妹妹想跟你一起玩你怎么不说话呢,没礼貌!”

小男孩这次看了看小女孩,说了句:

“我有好朋友了!”

小女孩眼泪瞬间就在眼眶打转了,她妈妈赶紧抱着孩子去另一边陪她玩。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个例,小小兜曾经也被这样拒绝过,明明很礼貌地上前询问是否可以一起玩,但要么被无视掉,要么就被拒绝了。

而原因有些是嫌他小,有些是觉得不认识,反正就不想和小小兜玩。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一群孩子中更容易出现,若是对方也一个人在玩,还是有较高几率被接受的。

?有些家长会觉得是孩子不懂事、或者不熟悉,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不存在,但重点其实不在这上面。

家长们想让孩子主动和其他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总会对孩子说:

“去,问小朋友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在大人的认知里,被问的小朋友应该会像绘本上或是动画片里一样,热情回答:

“好啊,欢迎你加入我们!”

然而实际却是十次有七八次被拒绝,有些虽然口头答应了,但在行动上依旧是没接纳的状态。

也因此,不少家长就很苦恼孩子的社交问题。

而据兜妈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家长从询问这步开始就错了。

是的,大人们眼中的教科书级社交金句“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在孩子的社交中是没什么用的。

孩子的脑回路跟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社交技能也跟成人不一样,

“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这句话,完全是大人自以为的社交金句

家长们只要多观察下孩子们一起玩的过程,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大多数在后面成功加入进去的孩子,没有询问这一步,都是自己主动上前直接开始玩。

也不太会有像成人一样,认识别人之前先介绍自己这一流程。孩子们往往就是无声无息地融入进去了,有些孩子可能会主动问对方的名字,但会先自我介绍的很少。

家长们再回想下可能会发现,自家孩子和新朋友玩了两三次,却依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这并不是孩子缺心眼或是忘性大。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起玩的伙伴最重要的就是一起玩,那些“你好”、“请”等礼貌用语根本无足轻重。

是大人一厢情愿地把社交技能和礼貌用语混为一谈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

就曾说过:

“父母们怀抱着良好的心愿,告诉孩子应该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询问‘我能一起玩吗?’,但我总是教孩子们不要这么说,因为这相当于明确地给了对方一个拒绝的机会。”

再回头想想,家长们是不是觉得有道理?

那么如何教孩子进行正确的社交呢?

其实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规矩和弯弯绕绕。

比起询问“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默默靠近目标,看他在说或玩什么,再聊一下与他正在说或玩相关的话,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注,这会有效得多。

若此时能为对方提供一些帮助,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对方自然会接纳你。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zonghexinwen/2020/0824/760.html



上一篇:比起郑爽直播,她身边的两位教科书版社畜才是
下一篇:韩雪晒爷爷奶奶照片, 堪称教科书式炫富,京城四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 | 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教育科学论坛版面费 | 教育科学论坛论文发表 | 教育科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